周壽臣 wiki Wikizero

Wikizero
周壽臣1861年於香港島 黃竹坑 新圍出生,11歲便由父母送往中央書院,接受西方教育。當時中國積弱不振,並剛剛於英法聯軍之役中慘敗,清廷由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推動下,開始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期間,清廷亦決定「派童赴美」,以吸收西洋知識。於是,清政府代表容閎便來港訪尋學童 [1]。
Page:Sibu Congkan0707-歐陽詹-歐陽行周文集-1-1.djvu/159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壽臣山
壽臣山的北部為黃竹坑谷,是明 清時期香港村(又稱香港圍)的所在地。 壽臣山原名鐵坑山,因昔日黃竹坑一帶被稱為「鐵坑」。至於壽臣山的名稱,因1936年獲英王為表揚周壽臣對香港貢獻,將鐵坑山命名壽臣山 [1],並把他的府邸—松壽居,門前道路命名為壽山村道。
Page:Sibu Congkan1174-洪適-盤洲文集-12-07.djvu/55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黃竹坑舊圍
1860年,由於村民不斷增加,土地不敷應用,於是在香港圍以東發展新圍,晚清及香港著名人物周壽臣就是在新圍長大 [3]。至1936年,英國國王 佐治五世為了表揚周壽臣對香港的貢獻,將香港圍附近一山頭命名為壽臣山,舊圍及新圍附近一帶則得名壽山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687卷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三個香港歷史人物
16/1/2007 · 周壽臣爵士 (1861年 – 1959年),是20世紀初期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 是第三批大清留美幼童之一,與唐紹儀(中華民國首任總理)同赴哥倫比亞大學就讀,肆業曾在朝觧任袁世凱幕僚。
中村壽鶴襲名披露演奏會へ | 楳茂都 梅昭野うめもと うめあやブログ
三聯書店
周壽臣是香港首位華人議政局(即立法局)議員。生於香港,被選派爲大清留美幼童,任職滿清,服務港英的周壽臣,曾與何東爵士同被譽為香港最有權勢及影響力的「香港大老」。憑著個人卓越的才幹,周壽臣曾經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層面上為港英政府及香港社會出謀獻策,奔走西東,扮演中英,社會
李子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人領袖周壽臣 留美幼童打破英資壟斷
周壽臣,原名周長齡,香港島黃竹坑新圍人,香港政商界華人領導,更是本港華人史上第一名議政局(今行政會議前身)議員,身兼兩局議員(即現今
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歷史沿革,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_中文百科全書
殖民地管治藝術
5/1/2021 · 身為殖民地統治者,不可以在這時貪生怕死。留下來的茍存機會,讓給羅旭龢周壽臣等殖民地高等華人,吃苦和赴死的風險,自己來承擔。這種軍人與紳士合一的風骨,就是羅馬精神。羅旭龢戰後不但無事,因為查出日本對他不信任。女兒還出任聖保羅中學校長。
書法家- 臺灣Word

【全港最貴屋地】南區壽山村道39號59億易手 買家為華潤相關人 …

由周壽臣家族後人持有的南區壽臣山壽山村道39號明園屋地,最新成交價逾59億元,打破本港最貴屋地的紀錄,樓面呎價約85,847元。料要繳「辣招稅」17.79億 歷來最高土地註冊處顯示,南區壽山村道39號屋地,於以59.29億元
壽臣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壽臣山軍火庫
壽臣山軍火庫(英文:Central Ordinance (Munitions) Depot),又譯中央彈藥庫,是香港一個軍事遺跡,位於香港島 南區 深水灣徑18號,由 皇家工兵 ( 英語 : Royal Engineers ) (British Royal Engineers)於1937年建成,作儲存軍火及武器之用,以應付日益惡化的亞洲政治形勢。 。軍火庫的興建在當時是軍方高度機
Page:Sibu Congkan0790-杜光庭-廣成集-3-1.djvu/71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MAX觀點】倡禁雙重國籍 變相迫中產離港?
11/1/2021 · 【MAX觀點】美領館沽壽臣山物業未能完成 法律依據何在港府須交代? 2020年12月31日 15:18 【MAX觀點】十名港人已判刑 家屬探親有情有理?
Page:Sibu Congkan1174-洪適-盤洲文集-12-07.djvu/85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Talk:周壽臣家族
返回“周壽臣 家族”頁面。 最后編輯于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10:39 除非另有聲明,本網站內容采用CC BY-SA 3.0授權。 本頁面最后修訂于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10:39
郭泉 (商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財政司司長官邸
大宅係一座兩層高嘅新喬治亞風格建築。官邸原本係周壽臣爵士夥拍大新公司嘅蔡昌所起嘅25座壽山村洋房之一,亦曾經係蔡昌嘅私人住宅,之後喺1938年賣咗畀L.Rondon and Co.Importers and Exporters嘅經理Mr. Heinrch Corra。1947年7月,香港政府用咗六萬八千
李子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